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游度假 旅游度假
舟曲天气_舟曲天气预报天气
zmhk 2024-05-02 人已围观
简介舟曲天气_舟曲天气预报天气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舟曲天气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舟曲天气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
2.青海甘肃旅游攻略有哪些?甘肃的天气变化是怎样的?
3.2012世界上发生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分析灾害中设计的地理知识
4.舟曲泥石流为什么没预报?泥石流不像地震,因为他有大雨做前兆。为什么不可以让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5.求舟曲泥石流的新闻评论
????????
其实现在的天气情况大家都知道,因为现在正是雨季,各项降水量都非常大。而且每个地区都面临着大量的降水。特别是北京已经发布的6项预警。因为降水量可能会非常大,所以有关的气象部门都非常重视,发布了6项运行以后,及时的通知当地人员,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了。这6项预警到底是具体指的哪6项呢?
这6项分别是:暴雨、雷电、地质灾害、山洪、大风、洪水。因为现在的降水量比较大,所以很多地区都非常重视这个天气预报的作用,所以基于这6项预警来警告一些城市里的居民,在无关紧要的情况下,大家不要外出。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现在降水量会这么大呢?其实这个原因是非常简单的,因为现在正是雨季。在雨季的时候,每个地区的降水量都非常大,这是一个我国的气候特点。因为在这种气候的情况下,很多地区的人在面临大量降水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受到一切的危险。所以遇到这。些危险,大家就应该紧急的去应对,特别是要及时的看一些天气预报。
因为在降水到来的时候,有些地区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些地区的人在外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低洼的地区,这些低洼的地区,在遇到降水的时候就会形成低洼区。这些低洼区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这附近的一些人,因为驾驶量比较大,这个地区就会形成积水,如果积水持续增加的话,就有可能会淹没他们的房屋,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人。
因为在农村的时候地面不是平的在发现,有的房子地势比较高,但是有的房子地势就会比较低,如果那些地势比较低的房子在遭到洪水的时候就会被淹没,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天。,在发现天气预报有异常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做好准备,特别是一些地势低洼的地区,尽量做好人员的转移和财产的转移 。
所以如果遇到如果时间比较潮的话可能降水天气大家一定要减少外出,只有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才外出,这样的话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因为一旦降水到来之后,谁都,如果时间比较长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人身安全。
而且另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关注天气预报。,因为天气预报的各种信息都是非常准确的,如果出现错误的话,可能就会受到一些间接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
青海甘肃旅游攻略有哪些?甘肃的天气变化是怎样的?
暴雨
1)季节性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撤过程,百夏季我国雨带也南北移动,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年份,4月至6月上旬,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长江、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梅雨期。7月中旬至8月,雨带从江淮北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副热带高压南撤,随即雨带也相应南撤,部分年份也会造成洪水,如汉江等地的秋汛。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季节性明显。当台风登陆我国和深入内陆时,高强度的狂风暴雨,也可形成暴雨洪水。
据统计,4月~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6月~8月降雨量可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0%左右,所以说,我国暴雨洪水多发生在春夏秋季节。
(2)洪水峰高量大,干支流易发生遭遇性洪水。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有利于东南暖湿气流与西北冷空气交绥的加强,地面坡度大,植被条件差,造成汇流快,洪水量级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相同流域面积的河流,我国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量级接近最大记录。
我国几条主要河流面积较大,干支流洪水经常遭遇,区间来水多,洪峰叠加,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
(3)洪水年际变化大。我国七大流域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远,北方比南方更明显。如长江以南地区大水年的洪峰流量一般为小水的的2倍~3倍,而海河流域大水年和小水年的洪峰流量比可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4)大洪水的阶段性和重复性,根据大量的洪水调查研究,和出我国主要河流大洪水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点。爱卫天猫
从时间上讲,一个流域出现大洪水的时序分布虽然是不均匀的,但从较长时间观察看,在许多河流上一个时期大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另一时期率较低,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另外,在高上面期内大洪水往往连年出现,有连续性。
从空间上讲,我国暴雨洪水的发生与当地的天气和地形投机倒把有密切关系,凡是近期出现大洪水的流域和区域,历史上也都发生过类似的大洪水,重复出现暴雨洪水的出象普遍存在。如‘98长江大洪水即尖似1954年长江大洪水。
2012世界上发生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分析灾害中设计的地理知识
旅游攻略
青海和甘肃是中国西部的两个省份,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以下是一些旅游攻略:
- 青海湖:这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壮观的湖景,还可以尝试当地的美食。
-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一个世界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这里保存着数百个古代佛教石窟和壁画,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青海藏族自治州:这里是中国西北地区藏族文化的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藏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天气变化
甘肃的天气变化很大,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甘肃的冬季很寒冷,夏季很炎热。以下是一些具体信息:
- 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气温通常在0度以下,有时甚至会达到零下10度或更低。
- 春季(3月至5月):气温逐渐回暖,但仍然较为寒冷。有时会有风沙天气。
- 夏季(6月至8月):气温较高,通常在20度至30度之间。这个季节也是甘肃旅游的高峰期。
- 秋季(9月至10月):气温逐渐降低,但仍然比较宜人。这个季节的景色也非常美丽,是旅游的好时节。
总的来说,甘肃的天气变化很大,游客需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旅游时间和衣物。
舟曲泥石流为什么没预报?泥石流不像地震,因为他有大雨做前兆。为什么不可以让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010年3月中旬,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广西北部温高雨少,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了30%~80%,云南、贵州降水量之少打破气象观测记录
5至7月,我国南方共出现1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广西、浙江、安徽等地
8月7日20时至24时,甘肃省甘南州出现局地短时强降水。此次降雨过程局地性强、短时强度大、突发性强。由于舟曲县城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植被覆盖低、地表土壤裸露,受前期重度气象干旱导致土质疏松、汶川地震导致舟曲县城周边山体松动、岩层破碎、地表松散物大量堆积等因素影响,局地短时强降水引发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希望采纳,欢迎追问。
求舟曲泥石流的新闻评论
看到你的提问,我非常感动,在举国的哀悼声中,终于有人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了。人是要有思辨性的,当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时,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必须有所思考。第一次,汶川地震了,全国哀悼一天;不久后,第二次,玉树地震了,全国再次哀悼一天;今天,我们再次哀悼了;但是古训道:“事不过三”,我想你的问题切中了要害,为什么短短两年之内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哀悼?我们可以接受前两次是地震无法预报的事实,客观的说全球都无法有效的预报地震,中国做不到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这次是泥石流,地震后的产物之一。看到过很多愤青的发言,“震前不预报,震后搞哀悼。”其实这还是缺乏客观的思维的,毕竟地震我们无法有效的预报{即使预报也为时已晚}。但是这次的舟曲泥石流真的该套用一下这句话的某些观点了,电视里讲了很多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各路专家出面,但是无法回避一个问题,这次泥石流的很大成因就是地震改变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如果说震前没预报报可以理解,那么震后的灾害预防为什么没有任何提示指出这里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呢?这个问题一定困扰了所有关注这次泥石流成因的人。舟曲人民面对着一个气候异常降雨偏多的年份,脚踩着一个地质构造异常的山林,却没有一份报告在泥石流发生之前告诉当地人民你们有危险。
好吧,没有提前的预判,没有提前的告警,没有提前的撤离,没有····然后我们再一次的哀悼了。
救灾的时候,解放军一样的冲在前面,人民一样的做着有力的后盾,不错,这是国难,我们必须也应该这样做,而且必须要赞扬和感谢那些为此做出贡献的人,但是我们必须思考,就像提问的这位仁兄一样思考,为什么没有阻止这一切一切的牺牲的发生,哪怕是有效的阻止了那么一点点呢?毕竟这又不是地震那样无法预报,没有征兆。
钱还是要捐,血还是要献,但是我们的思维必须追根溯源:钱和血是有价的,生命不能一次次无价。
在此附上一个更沉重的话题,来自国外媒体:
美国《侨报》8月15日载文《中国还有多少个舟曲在“潜伏”?》,文章说,近日,发生在中国甘肃省舟曲县的泥石流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截至北京时间13日16时,这场天灾已经造成1156人遇难,588人失踪,各项损失超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该县所遭受到的损失。
舟曲灾难的成因,官方和专家虽已作出解释——主要是降雨量在短期内太大,以及这一地区的山体结构两年前已受汶川地震的影响,而有所松动。这不禁让人提出疑问:中国还有多少个地方像舟曲这样,处于不安全中?据相关机构透露,截至2009年大陆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 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这意味着,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隐形炸弹”,分别“埋”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份。
如何避免这些“隐形炸弹”爆炸,重蹈舟曲的悲剧,无疑是当下最值得探讨的问题。都说“地质灾害防不胜防”,不过,历史经验证明,只要做好前期的预测、防范工作,人类完全有能力减少一些重大天灾造成的损失、减少无辜生命的伤亡。
预防工作的第一步是需要摸清国家地质状况的家底。以中国目前在地质方面的资金、人员配备,目前仅能排查1640个县基本的地质灾害隐患。并且,有些排查仅仅是用卷尺做简单测量,精度、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有专家透露,虽然自1999年以来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但至今仍没有完全摸清整个版图的脾性。
而地质环境基础调查的薄弱直接导致很多地方对地质灾难缺少防范或防范时没对准“焦点”,酿成大祸。如今年6月的四川康定山体滑坡,当地严密监控着有暴发泥石流可能的河沟,却未料到沟对岸山坡100米高处,发生高位滑坡。而重庆武隆滑坡尽管在历史上曾两次发生滑坡,但地质专家把防范重点定成了崩塌,结果导致2009年当地又发生了第三次滑坡惨剧。 实现了精确排查,灾害预防还应重视群测群防机制。考虑到财力不足以及地质专业才人匮乏,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推行“群测群防”,充分发动广大民众的力量。时至今日,这个看似简单的“笨办法”、“土办法”却在多次重大灾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连一向在灾害防范方面走在前列的日本人也叹服不已。
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就是“群测群防”的经典案例。当时,地震专家将辽南作为地震重点监视地区,而当地大量参加地震预报工作的民众将动物异常、井水异常等地震前兆信息及时汇总、上报,帮助地震专家做出了准确预测。地震当日,辽宁省南部的百余万人撤离了他们的住宅和工作地点。在这场7.3级地震中,伤亡极小,创造了一个“奇迹”。
“群测群防”虽是落后技术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人力成本较高,今天基本很难做到,但偏信科技、缺乏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缺乏对重大气象变化和灾难预防知识的宣传推广,民众的防范意识严重不足等却成了今天一些地方的“通病”。今年6月贵州关岭突发特大山体滑坡,当地民众最初发现山上落石但未引起足够重视,最终酿成大祸。
此外,一些“灾害高发地”的搬迁问题也不容忽视。以舟曲为例,作为“亚洲第一大泄流坡”,这里是滑坡、泥石流强烈发育区,历史上曾数次爆发泥石流。连专家也承认,“除了搬走,没有别的好办法。”但考虑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搬迁成本、安置费用,舟曲县只能作罢。类似的情况还有四川的北川县。这个在汶川大地震中饱尝伤痛的县城曾三次动了搬迁念头,均因阻力重重宣告流产。直到灾难发生后,县城成为一片废墟,才不得不迁址。在对待“灾害高发地”的搬迁问题上,当局能否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值得关注。
灾害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人说,汶川地震使中国在抗震经验、地震预防及相关普及教育方面突飞猛进,而舟曲一定也会使中国对包括泥石流在内的多种地质灾害的预防有所推进,这既是人们的美好期待,更是对当局的鞭策
昨日,国旗半降,举国默哀。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到上海世博园区,万众肃立,为舟曲遇难同胞哀悼,致哀的汽笛声在舟曲鸣起……
制度化哀悼活动,无疑从国家层面体现了对公民生命权的尊重。但与此同时,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后,每一个中国公民,才是传递大爱的最好载体。他们面对灾难,他们面对灾后同胞时的态度,其实恰恰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力量。
在舟曲泥石流灾难发生之后,舟曲人传递出了大量令人感动的信息。泥石流来袭之际,不少民众夺门而出的时候,不忘记敲开隔壁邻居的家门。许多民众把素不相识的人推上生存的高处。就在泥石流的废墟里,有不少当地的受灾民众已经擦干眼泪,开始在街头搬运食品和水。从上了年纪的老人,到4岁的孩子,都可以成为当地的志愿者。这种志愿者其实很艰难,因为他们自己也是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他们的心里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些人的亲人还没有掩埋,家园还沉没在废墟中。这样的人能够主动成为志愿者,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鼓励和支持。
另一方面,无论是汶川、玉树还是舟曲,人们对于灾难的态度,也在逐渐成熟。人们意识到,每一场灾难都只会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但灾难的承担者应当是全体中国人。失去亲人的悲伤,如果真实地平均给十三亿同胞,那么个人所承受的痛苦或许会小很多;失去亲人的悲恸,如果自由地诉说给十三亿同胞,那么个人所经历的苦难或许会忘却得快一些。其实国家哀悼活动本身,不光是看规模、看仪式,更多的是看每一个公民在这场哀悼活动中,是不是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传递了对同胞的爱和信仰。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灾难面前成熟,恰恰是因为这个国家有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充分地表达他们对同胞的爱,充分地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在汶川如此、在玉树如此、在舟曲也如此;在地震中如此、在泥石流中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
公民社会不总是从灾难中来,但是我们在灾难中寻找和界定公民社会,是因公民社会往往在灾难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在汶川地震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如此之多的志愿者,意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中潜藏着一种惊人的力量。同时,对于灾民愿望的满足,也是公民社会的责任。此刻,对于灾民来说,可能简单的物质供给可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但是他们的精神需求一样重要。一个成熟的社会,会重视每一个活着的人,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走进新的生活。
汶川、玉树、舟曲,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说“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听懂了这句话背后沉重的涵义,这其实需要整个中国来回答。这句话背后的涵义,是要让活着的人,不要再重蹈灾难的阴影,也不要再生活在灾难的阴影之下。今后,无论是灾难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帮助别人的方式。这样的一个社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都只会越来越强大。
今天,你可以闭上眼睛,但那倾轧中碾过的断壁残垣,仍在眼前盘旋不去。
今天,你可以不去倾听,但那狂暴间凋落的生命花瓣,犹在耳畔殷殷呼唤。
今天,你可以停止思想,但那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手臂,还在心中苦苦挣扎。
今天,是我们第三次以国家的名义,以公共的仪式向在自然灾难中陨灭的生命致哀,向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中遇难的同胞哀悼。
舟曲时间,冻结了那曾经一张张鲜活的笑脸;舟曲数字,粉碎了那曾经一段段美丽的岁月。这份痛,让寰宇同悲;这行泪,让大地同担;这份情,让生死同心。
在泥石流浇铸的时刻,一位继父怀抱两个继女向外奔跑,他的亲生儿子还在一边酣睡。废墟下14岁少年张新建镇定回答“总理,您放心,我能挺住”,生死间,他恳请“先救我妈妈”。阳光下,亿万期盼未能托起花儿的笑脸,他却为我们留下灿烂的天地。被掩埋的绝境中,33岁的母亲用手臂托举4岁半的儿子,8个多小时奇迹般地坚持,让生命重生……
向死而生,哪怕天不遂人愿,但它寄寓的人间真情在精神的疆界中奔腾如源。
向死而生,哪怕生命终被覆盖,但它所迸射的人性光辉在历史的天空中温暖如初。
向死而生,哪怕山崩地陷,但它所负载的浩然之气在浮躁的俗世中纯净如洗。
从汶川走来,从玉树走来,从舟曲走来,爱让生命延续,爱让废墟飘起袅袅炊烟,爱让民族挺起不弯之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已成为一个古老的国家在艰难中走向强大,在困苦中走向成熟,在浴火中重生的精神刻度。
灾难袭来,与舟曲同舟,让舟曲不屈,是奔涌在中华大地的最强音。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以赴,从夜以继日与死神争抢时间的“迷彩绿”到从五湖四海火速奔来的“红丝带”,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骨肉同胞的民族大爱,再度将一个伟大民族的凝聚力空前集结,再度冉冉升起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中国人民的国家信念。
灾难袭来,每一位海河儿女都是舟曲人。海河两岸,处处闪动着心系灾区、共克时艰的行动和信心。第一时间,天津市委、市政府代表天津人民向灾区人民捐助500万元,全力支援灾区。天津市红十字会将第一笔善款50万元汇往灾区。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各种形式驰援灾区……
七天七夜过去了,泥石流的脚步还未停歇,救援的号角还在铿锵。
国土资源部已对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的1640个县进行了地质灾害初步调查,查出了24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面对防不胜防的地质灾害,今天我们必须擦干泪水,有责任理性担当:我们是否深知身处险境并做好了规避风险的准备。
曾经的灾难用生命擦亮了科学的眼睛,用血泪铺就了生的通道。让我们一起努力,有智慧远离灾难,有信心热爱生活,有勇气拥抱像今天一样冉冉升起的朝阳
昨天,中国各地包括驻外使领馆,国旗再次徐徐而降,13亿国人和舟曲灾区的幸存百姓,一起痛悼被泥石流吞噬的1248名同胞。
舟曲救灾远未结束,重建舟曲的挑战比救灾更难更持久。而当务之险,大陆各省区,至少还有16000余处与舟曲类似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带、区块),如一柄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700万同胞的头上,一遇到暴雨、地震、风灾、冰雹等恶劣天气,它们随时都在威胁同胞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舟曲惨祸”将被中国灾害史所详细记载,其一次性死伤(失踪)同胞之多,肯定已成为中国有灾害文字记录以来,最为惨烈的泥石流灾难。
然而,问题的严峻性在于,破碎的山体、淤塞的河道、裸露的山岩以及深切的沟壑,遍布着大半个中国的肌体。国家地质调查总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今年早些时候曾警告说“在中国,地质灾害中人祸因素占到一半以上”。
“舟曲惨祸”并非个案,仅据今年上半年官方的“不完全统计”,除东北和华北之外,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四大区15个省(自治区),因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被夺取性命的同胞就超过345人,伤者、失踪者及财产损失和巨额救灾费用均不在统计之列。
更可叹的是,“舟曲惨祸”远非此类“灾祸”的终极版本。就在举国上下为“舟曲救灾忙乎的这一周内,不计与舟曲同处同一地理板块的甘南数县被泥石流吞噬的数十条性命之“新悲切”,仅据仍在为重建家园而艰难奋斗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不完全统计”,泥石流又致使71名同胞或丧命或失踪……
这难道就是中国的宿命——不!当人类无休止地掠夺土地、森林、草场、河谷,甚至连行洪区和溢洪道也不放过时,怒不可遏的大自然必然会以频繁制造灾难的方式疯狂地报复人类。只是,人类活在社会上,安全保障程度与社会身份和经济条件直接关联,保障程度高的人,暂时不受或少受直接伤害,保障程度低的人,尤其是山区的农民群众,则更易率先受到灾难的一次次戕害。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国内GDP同比增幅乃11.1%,可笔者查阅到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读来令人心颤:全国2010年上半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2起,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竟是2009年同期的10倍!
不可否认,极端气候是引发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但近年来遍地开花的拦河建坝、切坡造楼、填谷建厂、炸山开路等非理性之盲动加蛮干,无不进一步加剧着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更加支离破碎。
缝合支离破碎的大地山川——哪怕仅着眼于危情不再继续加深加剧,若说政府完全缺乏作为那不是事实。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不够确系客观事实。哀悼过后,各级政府该当真治理地质灾害了——小到治理队伍、经费保障、治理监管、治理问责,大到治理体制和机制的构建等等,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都须当真对待。
置于全社会的层面,欲治“地灾”先须治官、“治体制”,没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治理前导,没有财权与事权挂钩的财政体制改革为治“地灾”配套,这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照样是很难干成的。
好了,今天关于“舟曲天气”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舟曲天气”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上一篇:苍南天气_苍南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