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山西皇城相府

zmhk 2024-05-06 人已围观

简介山西皇城相府       对于山西皇城相府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1.皇城相府之旅旅游指南和皇城相府之旅2

山西皇城相府

       对于山西皇城相府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皇城相府之旅旅游指南和皇城相府之旅

2.皇城相府值得一去吗

3.山西皇城相府景点介绍

4.皇城相府在哪里

山西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之旅旅游指南和皇城相府之旅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著名古相府。现在保存完好,里面有很多房子,保留着古老的文化韵味和风味。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皇城相府上路攻略。

       一、皇上驾到,相府接驾

       每天早上八点,很多游客就在皇城的祥符前等在外面,带着敬佩的心情等着看“皇帝出门,祥符迎”的场景重现。

       “祥符前三官”。在丞相府门前,侍卫们站得笔直,端庄典雅。随着一声“皇上出行,陈廷敬迎接!”从祥符起,持旗的侍卫和提着灯笼的婢女排成两排,在变电站两侧。陈廷敬,总理和他的妻子,在警卫和女仆的簇拥下,来到了官邸外面,在官邸前等待皇帝的到来。

       那锣开道:“陛下,开车!陈廷敬接!”

       陈廷敬携全家迎接康熙皇帝,受到皇帝的殊荣,接受朝廷赐的“午亭山村”匾额,与皇帝一同进入祥符.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沐浴在帝王的恩典中”,然后进入皇城祥符观光.

       二、进入相府,感受宏伟

       皇城相府,又名“吴婷山村”,是陈廷敬故居,总面积36000平方米。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流镇,国家5A级景区。大宅由内城、外城、紫云前、西山庭院等部分组成。

       黄翔大厦的建筑庄严而独特。皇家书楼金碧辉煌,中路村雄伟壮观,民居院落连绵不绝,河山雄伟险峻,藏兵洞叠奇.这是一个罕见的建筑群。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丰富,具有很高的观光和历史研究价值。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人之家”。

       三、清朝重臣,家学渊源

       陈廷敬,原名陈静,因同榜有同姓秀才,被顺治皇帝封为“陈廷敬”。从此,陈廷敬走上了仕途之路:科举-翰林-朝臣。

       他一生升迁28次,在朝鲜为官53年。历任四大臣、文远馆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首席读本.他对清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以及康熙大政方针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陈廷敬是一位语言学家、诗人、编辑家、理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诸家在一,地位高,人才多。他的官书有《清世祖实录》,《清太宗实录》,《方略》,《一统志》,《佩文韵府》,《明史》等等。

       诚实、正直、勤奋、踏实、严谨的品质,源于山西融四种文化于一体的沃土,也得益于陈氏家族的诗书画文化和耕读传家的传统。

       陈祖上勤劳致富,重视教育。祖祖辈辈在家修身读书,朝中为官,乐善好施,功德行善,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一门九进士,六部翰林

       陈的祖上是第四代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进士。明朝崇祯、顺治、康熙、雍正时期,先后考上41名进贡生、19名举人、9名进士,官员多达16人。其中六位被当时的皇帝“钦点”为翰林,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翰林哥哥,翰林哥哥,翰林哥哥”盛况。

       翰林,韩文笔墨之意,自古有之。翰林院是封建国家培养和储备文献的机构。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常年在翰林院参观。

       康熙南书房行走的人多达23人,康熙帝最看重熊赐履、张英、陈廷敬。然而,在得到

       康熙帝慧眼识人,非常欣赏陈廷敬的品德和学识,并委以重任。康熙帝从小勤奋好学,上台后如饥似渴地学习儒家理论和治国经验。康熙十年(1671年),选了10位对中国文化有很深造诣的翰林学士,分别担任皇帝的日常讲学官和筵席上的讲学官,其中就有陈廷敬。

       在很短的时间内,陈廷敬分别在礼部、吏部、工商部和都察院担任要职。在官场的奸诈风险中,他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的儒家教规,机智地避开了漩涡,达到了“惟命是从,善始善终”的目的。

       与康熙皇帝为师为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记载于《康熙字典》-

       康熙帝:“一个道学之士,必须修行他的经验。”

       陈廷敬:“汉唐以来,儒家为经,为立身之本,道家也在其中”

       康熙皇帝:“当然。”

       风景描述:陈廷敬和康熙皇帝有一次关于理学的“实践”的对话。陈廷敬说“知识来源于实践”——这既是理学的精髓,也与康熙皇帝“学无止境,无以言表”的“实学”信念相一致。

       300年前,君主和大臣之间的这一对话切中了官场的弊端。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现实意义。

       康熙皇帝“勤于求治,注重学习”,对皇帝也很满意。“我命儒官著书讲学,益政,博采各种经史,体验寒暑,辞官”,明确宣示清朝将以儒家治国。

       给陈廷敬康熙皇帝讲0755年到79000年的“唐太宗退让可谏”、“汉文帝”、“尊俭持家”,让康熙明白作为一个国王,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气魄。

       作为一个皇帝,陈廷敬是尽责的。它通过告诉康熙皇帝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向皇帝学习,说“德与王道同,修身与治民并重”,对巩固清朝的统治和康熙盛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也为自己搭建了一个阐述自己观点、展示抱负的平台。

       为了治国,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立南书房,在南书房值班的无论官职高低,都称为翰林。次年,陈廷敬被任命为南书房。

       康熙帝在南书房与儒臣们一起吟诗作画,垂钓赏花,分析经义,讨论时政。他们就像同室的老师和朋友,他们的个人喜好很重。他以文学、书法塑造自己的“雅”,并要求南学大臣将自己的诗词、韵文、诗句、草书及时提交学习。

       陈廷敬的文采和康熙皇帝一脉相承,有沟通感情的桥梁。翰林院给了他接近皇帝的机会,南书房是他参与清廷秘密决策的开端。南书房大部分是汉族,只有少数满族,这对提高汉族大臣的地位有重要意义。

       给一个牌匾“要清楚,要小心”

       清朝统治者提倡“清廉为官居之要”,在选官上注重任用清廉的官员。很多理学官员也能清正廉明,服务大众,起到家眷的表率作用。陈廷敬是清初理学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

       755-79000记载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约25岁)在内廷南书房赠、陈廷敬、王世贞等“沈清秦”御用书法字。

       一路清白。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六月十一日,陈廷敬在御花园与康熙皇帝讨论诗歌

       他四哥任期届满后,也给哥哥写信,希望能得到更大的官。陈廷敬劝他要知足,不要当官。

       陈翔不谋私利,不谋私利,一生清廉,是因为他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他注重教育自己家族的后代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告诫自己家族的人要在忍受贫穷后才做官。

       这是他一生追求的为官之道,也是他留给后人最理性最著名的教训。

       钱硕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陈廷敬掌管造币机构宝泉局,由户部和工部共同管理。我在宝泉局上任时,曾当众宣誓:这里是发行硬币的地方,我绝不贪污一分钱。我愿意和你一起遵守。

       宝泉局的官员从收购来的废铜烂铁中挑出一些秦半两古钱币,对说:“古钱币是吉祥物,请你选一个!”

       陈廷三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去宝泉局行政。每次新的钱样做出来,官员就拿给他看。钱被摊开在桌子上,陈廷敬看了看后,官员们把钱收好,离开了。

       有一次,陈廷敬在桌子上发现了一枚散落的铜币,并把它收了起来。

       后来来到宝泉局,他突然想起自己发过的誓和放好的两个铜钱,马上打电话要钱。取款官员拿到钱后,深深叹了口气。

       所以陈廷敬打了《康熙起居》来提醒自己。

       弹劾云南巡抚王纪文

       云南巡抚文,立下了三藩之功,不久即将升任云贵总督。但他累积旧金山捐粮,向国家缴纳90.2万元。陈廷敬注意到云南金库有问题,就去查看。为了对付陈廷敬,王纪文向富商借钱伪造国库券。陈廷敬进行了一次暗访,发现王纪文“国库损失了几百万到上百万美元”,甚至私自挪用公款,把官员的工资给了省级官员。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陈廷敬做了三份奏折,矛头直指云南巡抚王纪文。省长是一个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权力很大。弹劾王纪文在当时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个人不得不承受巨大压力。然而,陈廷敬的真实姓名被举报,证据确凿,王纪文很快被免职。一时间官场“纪律严明,大小官员闻风丧胆。”当时,腐败的官员害怕他们的名字会被列入陈廷敬的王位。

       陈廷敬在朝鲜当官50多年,自始至终都能做得很好。重要的是诚实和自律。他做事直,不顾私利,参与贪官污吏,养清官污吏;廉洁自律,踏踏实实做事,学习他人,鼓励自己。他能小心地防止错误。重要的是他特别注重修养,看到好的和思齐的,看到不好的也自省。他在为官期间,结交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山西祖师爷,以圣贤为例:“天下难出清白官,名过其实者只在晋,可谓繁华一时。”

       星辰陨落,皇帝惜久。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陈廷敬病重,皇帝告急。“遣医调药,常问之,赐山珍”。“如果出了问题,部长的学术品格就像学士学位。谁能代理朝廷大事?”

       陈廷敬死后,“我深为珍惜,亲笔题诗一章,命皇三子饮茶斟酒”,“命廷易、南书房张烧之”。“给我一千白金,我就给你‘郑雯’”。按照制度,朝廷大臣去世,皇帝写悼词。康熙皇帝为陈廷敬写了两篇悼词。“传世的诗和赋都是重和的

       皇祥府内城早期建筑之一,建于明代郑德时期。

       庭院依山而建,正房三层,富丽堂皇。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陈廷敬出生于此。这也是陈家富起来的起点。

       陈廷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他和堂弟陈远、弟妹们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从这里走上了祭祖的仕途。

       南树园

       创建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

       这两个院落规模宏大,主体建筑宽敞明亮,清洁严谨,是陈子弟学习文学和儒学的地方,也是科举考试的摇篮。

       榆树楼

       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因楼内有康熙皇帝御书而得名。其中“五亭山村”的匾额,“春树成荫,秋花飘香”的对联是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的,充分肯定了陈廷敬在晚年生活和照明方面的卓越成就。

       陈祠堂

       陈家祠。

       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结构为两个院落,建在内城中轴线上,以示对已故先人的尊敬,希望先人能保佑后人,保家业兴旺。

       致远

       建于清初,是陈家最大的园林,占地11000平方米。

       花园覆盖着遮荫丝绸,鸟类和花卉,岩石和流动的水。是享受情怀陶冶性情,饮酒作诗的理想场所。

       藏东

       陈的家人就驻扎在家丁的山洞里。

       三五洞相连,层间地道相通,直通城头,出入方便。

       整体设计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攻守兼备,独具特色。

       河塔:

       鹤山楼,建于明朝崇祯五年(1632年),正值明末战乱之时。为了抵御土匪的侵扰,由陈、常七、常七三兄弟共同修建。它有30多米高,是皇宫中最高的建筑。

       河塔虽因战争而建,但在和平时期仍可用来观赏揽胜,因此也被称为“岳峰塔”。放眼望去,远近风情尽收眼底,感受皇城祥符楼的恢弘气势,感受陈氏先祖的丰功伟绩。

       四、瞻仰相府,惊其壮观

       冉冉这颗璀璨明星的崛起,需要家族几代人的生息储备。浓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几代人的精心酿造才能拥有。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代不能富”,但是皇城湘府家族的崛起和几代几百年的兴盛,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又穷又忍,修德决定先老实。陈廷敬一生勤俭持家,廉洁自律,激励着当今的从政者和官员。

       学习古人的智慧,感悟为官之道,明白做人的道理,恪守诚信的基础。我们需要勤政、自律、上进心,我们需要为民谋利、廉洁自律的人民公仆!

       陈毅,人品犹存。魏冉皇城大厦,你跑了百年的感觉!

皇城相府值得一去吗

       皇城相府是陈廷敬的府邸。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府邸。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这座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有御书楼、石牌坊、河山楼、藏兵洞、**院以及树德院等标志性景点。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皇城相府的主要景点

       1、斗筑居

       内城“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内城“斗筑居”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

       2、河山楼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

       3、屯兵洞

       战乱时期驻藏家丁或垛夫的隧道,共计五层125间。洞间或通、或不通,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达城头。最高一层筑于城墙之内,并设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皇城相府

山西皇城相府景点介绍

       皇城相府值得一去。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是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陈廷敬的故居,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皇城相府建筑群包括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是中国明清建筑群的代表之作。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至今保存完好。

       除此之外,皇城相府周边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嵩阳书院等,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景区每天有各种演出节目,如迎圣驾、御驾观光、八音会、编钟乐舞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总之,皇城相府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皇城相府的景色特点

       1、建筑风格典雅:皇城相府的建筑群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建筑风格典雅,充满了古典文化气息。内城始建于明代,有八座大型院落,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建筑风格。外城为清代建筑,有御书楼、中道庄等建筑,金瓦辉煌、红柱流丹,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

       2、园林景色优美:皇城相府的花园、望河亭等景点,景色优美,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花园内有各种名贵的花卉、树木、假山、池塘等,景色宜人,是游客休闲、漫步的好去处。望河亭建于河畔,可以俯瞰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群,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在哪里

       皇城相府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阳城北留镇境内,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新乡、郑州等地区相接,南与河南济源、洛阳毗邻,西隔中条山与山西省的运城、侯马市相领。皇城相府风景区位于华北台地南缘,太行山断裂和中条山断裂交汇处为沁水煤田的南部区域。

       皇城相府风景区属相对富水区,泉水分布比较集中,涌水量大,国家大型火力发电工程—阳城电厂即取延河泉之水。流经风景区的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其中,沁河最大,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晋城美食推荐

       素氽汤是陕西晋城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选用面粉和豆腐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素氽汤同于其它地方氽汤。别具风味,成为晋城人喜庆宴席必备的汤肴。

       烫面饺是山西晋城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选用白面为主要原料,拿滚水或滚烫的煮肉汤和面,然后调馅儿。主要用料是鸡蛋(瘦肉)、韭菜、粉条三样,再辅助其他作料,所制作出来的烫面饺味道非常筋道,馅儿发干,皮薄馅大,味道独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

       皇城相府属于晋城古镇村落的著名景点。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一处官僚巨宅,巨宅中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篡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在中国文化上的一大贡献,而实际主持《康熙字典》编纂的,却是陈廷敬与张玉书,由于张玉书在康熙下令编纂《康熙字典》的第二年去世,《康熙字典》的主编之责实际留在了陈廷敬一人身上。

       公元1710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已经72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专事《康熙字典》编纂。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身上。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字汇》多1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康熙字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

       陈廷敬在编纂《康熙字典》的过程中,精选了30多人的编纂班子,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就在字典初具规模时,陈廷敬于公元1712年4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书,也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皇帝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编纂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

       经过六年的努力,这部大型字书问世,康熙对这部宇书以善兼具美予以评价,同时以自己的年号为这部工具书命

       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官文化的集中展示

       皇城相府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这组规模庞大的古城堡式建筑群是明清建筑文化精品。

       皇城相府背倚青山,俯视河川,依山随势建成了层楼叠院。院内,御书楼立于最前端,楼上陈列康熙为陈廷敬题匾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康熙为陈廷敬题词: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相府正门,有高大巍峨的城堡式门楼,上方书有中道庄三个大字。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旧称,习惯指皇城相府的外城。外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

       功德牌坊是进入皇城相府后最为醒目的牌坊。入院第一座牌坊是一座大牌坊,四柱三楼,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宏、壮观,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对陈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陈廷敬先后在朝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告诉人们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再下边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

       再往里进,为小牌坊,仍是通体石雕,两柱一楼,上载从明代嘉靖到清代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这同样成为陈氏一门荣耀的标志。

       这两座牌坊,明显地成为封建社会官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一进门就向人们展示出陈氏家族的仕途荣耀,辉煌历史。尤其是陈廷敬,一生升迁28次,步步登高,仕途的坎坷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如此顺利,如此青云直上,成为人们难解的一个谜。而展示官文化的也并非牌坊一处,还有陈氏宗祠祠堂内的家族世系图谱,更准确无误地告诉游人陈氏旺族的不同凡响,也是一处官文化的陈列。

       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处座北向南的一进四院。相府大门后有冢宰第雕刻,有大学士第匾额,还有八字影壁。正北大堂是相府大院的主要建筑,门上悬有康熙皇帝御笔手

       书点翰堂匾额。整个房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层出檐楼房。大院内,斗拱、门窗、楼栏、影壁、柱础等装饰构件工艺精湛,雕工极佳,整个院落气势不凡,富丽堂皇,风格幽雅别致,成为一处宫文化的封建礼制与地方传统工艺完善结合的典范。

       内城,是陈氏家族明代修筑的城堡式建筑,其中,河山楼颇为显赫,成为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于明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陈家为防御乱兵侵扰,建起了河山楼与藏兵洞。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明清时期国内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

       相府内的内墙城墙,建于明代末年战乱年代,墙体周长705米,墙厚23米不等。城内遍布藏兵洞,城头建有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有文昌、关帝二阁,整体构造坚固、雄伟。据测算,内城城墙用3000多万块砖,土石料20多万立方,用工15万多个,工程规模相当大,七个月时间建成,成为一处雄伟巨制建筑,今日在城墙上游览,内城外城建筑历历在目。皇城相府城墙的建筑规模、档次,在民宅建筑中是罕见的,其观赏价值不言而喻。相府内城,也称为斗筑居,城内外府院相连,125间藏兵洞层层叠起,荣山公府、御史府、陈氏宗祠、世德院、树德居比肩而立,形成了内城的庞大规模。也成为今人游览的主要目标。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南书院,原名止园书堂,位于相府城南,居于相府止园花园内,止园花园为古建筑群中面积最大,园林设施最多的公用花园,南书院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书院建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这个书院的建成,为陈氏家族子弟提供了一处学习深造的园地,这里成为了培养陈氏家族人才的摇篮。陈氏子弟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文化教育,陈廷敬兄弟及其族中成员,大都是在这里接受教育进而走向仕途进入清廷官宦行列的。这里,当然就成了陈氏家族教育基地,也成为了培养官僚的学习基地,更是山西著名的陈氏家族这一文学巨族发祥地。

       相府院内,内城外城,建筑颇多,西花园、西山院、紫云阡诸多建筑物,既有北方建筑的豪气,又有江南建筑的园林氛围、文化气息,成为一处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在这一建筑群内,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这些雕刻艺术品,工艺精湛,雕镂细致,一件件跃然壁上,成为相府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门旺族的大气,建筑成就的辉煌,文化氛围的浓郁,成为皇城相府大院特有的文化内涵。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外城又称"中道庄",由于筑于清康熙太平盛世,其修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一品光禄大夫"的门第容耀,但总体建筑结构远远未达到居大学士之位应享有的荣耀。"中道庄"内石板铺路,沿路建有石牌坊两座。其主要院落包括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院和花园。冢宰第西南有管家院,城墙以南又建有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快哉亭、魁星阁、飞鱼阁、转毂楼、八卦亭、祖师庙等。山顶还有文峰塔。

       冢宰第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影东折为一狭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侧座,北为二门,门两侧施八字形影壁,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且有西方乐可可式建筑风格。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宾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文武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相传康熙南下巡视时,曾两次驾临皇城,并御笔点定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之后,前堂遂改为"点翰堂",康熙走过的正门也称为"御道",百官司吏及庶民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其风韵至今犹存。入大门西折往北沿一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其假山、鱼池等遗迹如今仍历历在目。花园往北就是专为陈氏女眷居住而建的**院。**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亭。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楼内现有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御书楼的建造,表现了陈氏的人生面、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已经完全适应了封建礼教文化的客观要求,而其修房建宅的格局及形态更是对传统礼制文化的一种肯定和诠释。

       外城所有清代建筑,装饰一改明代质粗务实的风格,大量运用了制作精细的构件。其柱础及门枕石,花饰多样,富有变化,制作精美。冢宰第和南书院影壁的幼狮滚绣球、麟等雕塑图案生动有趣,动感极强。门窗以六抹隔窗为主,棂花有多种图案。室内装饰承袭了明代落地罩的做法,但茶较明代丰富。勾栏多不设栏板,饰楼空几何纹图案。从明代的简粗到清代的奢华,这种巨大变化和显著差异,不能不说与陈氏家庭社会地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有着直接关系。整个皇城(午亭山村),包括内城"斗筑可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轮廓鲜明,因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落,房屋64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城套外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米至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互相关照,垛口星罗其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出品丰富的影视基地

       皇城相府的成名,除去自身的文化底蕴厚重外,还得益于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电视连续剧的鸿篇巨制《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全面展示出了皇城相府的景观风貌、城墙气势、文化风韵,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把皇城相府推进了《康熙王朝》的剧情中。其中,从陈廷敬这一历史人物的塑造上,也给皇城相府增光添彩。尤其是陈廷敬在康熙王朝的政治斗争中,展示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陈廷敬一生居官恪真清勤、自律严己,才华出众,严行操守,众望所归,能在宦海中遨游50多年,善始善终,而且生前死后朝野好评如一,是中国古代首辅大臣中所罕见的。《康熙王朝》影视片中的陈

       廷敬,也是这样的形象与性格塑造。展示陈廷敬,又展示皇城相府,成为《康熙王朝》的一大特色。

       为了拍摄《康熙王朝》,让皇城相府与陈廷敬进入角色,皇城相府所在皇城村的***: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张家胜,对皇城相府发展高瞻远瞩,有着经营者的战略眼光,他和村内***商定,投入巨资参与《康熙王朝》的拍摄。《康熙王朝》的播出,使皇城相府知名度大增,皇城相府立即热了起来,火了起来,成为了晋城市甚至晋东南的旅游热点。皇城相府的宣传意识,市场营销意识,文化传播意识,成为今日皇城相府火爆的原因和起点,同时,皇城相府人的包装意识,文化挖掘意识,也使皇城相府走上了文化旅游景点的大舞台。《康熙王朝》热,点燃了皇城相府的旅游热,这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影视作品与旅游景点合理结合,使双方受益,成为当前的一种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的结合点。

       当然,皇城相府的旅游火爆,绝非《康熙王朝》一剧导致,是多种因素形成结合力而引起社会关注的必然结果。皇城相府如今成为了一处影视基地,近两年内,陆续在这里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如《契丹英后》、《双城古堡》等。至于专题影视片,多集文化影视片更是多不胜计。

       《契丹英后》,是介绍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族辽国萧太后的连续剧。历史上与北宋对抗的辽国,在北方称雄一时,是北宋的强敌。而辽国的主宰者却是这位鲜为人知的萧太后。萧太后,今山西北部朔州市应县人,也堪称一代英杰。这一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又为皇城相府的对外形象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大屏幕。众多的影视剧组介入皇城相府,使之成为拍摄基地,自然也是看中了这里的建筑文化内涵,而高品位建筑文化进入影视舞台,也会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档次,受到社会的关注。

       今天关于“山西皇城相府”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